【人物特稿】北师陈凌岳:无心插柳到“宇宙主席”, 辩论是命中注定的缘

频道:辩手访谈 日期: 浏览:3522

“2018年的国际华语辩论公开赛,台下一个前辈找我讨论,现在的华语辩坛还在打的辩手谁最有机会成为黄执中那个级别的宗师。

刚看完北师大比赛的我很坚定地说:只有陈凌岳。”


这是我今年1月11日发的朋友圈,那天北师大以无以伦比的表现从北师、北邮、天大三个世界冠军组成的的“死亡京组”出线,北师三辩陈凌岳对辩论节奏的掌握更是臻于化境。和往常一样,“北师是冠军”的毒奶刷屏了整个辩论朋友圈,我也忍不住发了这条响应。

不过想必,当时很多人都觉得,他这次真的要圆满了。毕竟,北师大已经在世界杯、星恒杯、敦辩等多个国际比赛获得冠军,陈凌岳的实力更是当世顶尖。从死亡之组出线后,北师大俨然成为了夺冠的第一热门。

图片

第二天的复赛,辩题是“当代年轻人应该活得更现实/更理想”。在三辩小结的时候,陈凌岳掏出了写着“必胜”两个字的头巾,朗声道:“我相信,只要我够努力,早晚有一天,我可以击败你们在座的,所有人!”

这句爆裂的陈词既致敬了六年前做了一模一样事的刘一枫,也呼应了辩题。他戴着头巾坐下的那一刻,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欢呼,现场数位观众激动地哽咽落泪,对手南京大学全队也忍不住鼓起了掌。

但竞技从来都是残酷的,如辩题一般,理想终究未敌过现实。北师大以4-5一票之差输给了刘晓军率领的南京大学,又一次折戟新国辩。

比赛有输赢,但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种传奇,并不由成败定义。

在这许多年里,“岳神”、“陈主席”早已成为了熟悉辩论圈的人必知的一个名字,有时因为他在奇葩说的精彩发挥,有时因为他在竞技辩论舞台的炸裂表现,有时因为他是华语辩论世界杯的总主席。

但不为人所知的是,在陈凌岳本科大部分的时候,北师辩论在强手云集的京区一直都并不突出。但到今天,北师大坐拥多个世界冠军,在任何国际赛都是“最不想抽到的对手之一”,这里有陈凌岳和一批批队友们多年的心血和耕耘。

也有很多人不清楚,华语辩论世界杯最初只是立足于北京的地区联赛,但今天已经达到六百余所的规模,发展背后离不开陈凌岳和团队的不断开拓。

请允许我,为他记录一些,属于纯粹的辩论人的故事。

第一章

缘起:无心插柳的失恋代偿


陈凌岳毕业于青岛二中,这是大陆中学辩论圈的顶级豪门。但有趣的是,作为现在的华语辩论顶尖辩手,陈凌岳在高中从未以辩手的身份,参与过哪怕一场辩论比赛。在他中学期间,只有两个时刻或许和辩论有关:

第一个是在他高一的时候,青岛二中曾经组织过辩论班赛,但当时他并没有作为辩手入选。可他也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同班同学都知道他比较擅长创作打油诗,而那个时代辩论赛流行“三句半”一样的开场白,所以班上委托他给班队辩手设计了一套和班级文化相关的开场白。

另一个时刻,就是2010年,他有一次看电视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央视全辩,也就是陈铭对决肖磊的那场决赛。当时的陈凌岳懵懂看完了正常比赛,感觉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震撼,他觉得这种在大家面前慷慨陈词的感觉真的太酷了。

但也就仅此而已了,高中阶段他和辩论的缘分到此为止。

大一的时候,作为新生都想要找一些社团活动参加。当时陈凌岳觉得自己比较擅长聊天,或许在语言上会有一些天分,正好当时有几个玩得好的同学,于是他们就一起组队参加了院里的辩论选拔赛。原本只是玩玩,哪知第一轮的表现就异常得好,学院的师兄师姐给了他特别大的鼓励和赞美。这种正反馈让陈凌岳觉得,辩论这件事还挺有趣的,不如试一试。

但命运总喜欢和大家开玩笑。

2012年的10月28日,当时陈凌岳顺利打到院系新生赛的半决赛。晚上六点的比赛,陈凌岳却在四点半收到了初恋女友的分手短信。他一下子有一种山崩地裂的感觉,情绪差点失控。但他依旧坚持打完了比赛,尽管拿了最佳辩手,但输了比赛。比赛结束后,教育学部辩论队的师姐把他叫住,问他愿不愿意加入院队,当时刚分手的陈凌岳觉得,或许繁忙、充实的辩论生活可以转移一些注意力,所以他一口就答应了下来,走上了自己正式的辩论之路。

彼时的北师大辩论圈,远不像现在这般枝繁叶茂。



第二章

北师大校队往事:从“捉襟见肘”到“步入正轨”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陈凌岳在大一下半学期的时候选进了北师大校队。但刚进队时,还会在校队露面的队员不到20人,其中有精力打比赛的更是只有10人左右。当时北京本地的比赛数量已相当可观,包括当时已经办了三四届的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北京赛区选拔赛,还有当时刚启动的辩论黄金联赛,以及环保杯、交通杯等一堆传统赛事。尽管有很多的比赛机会,但在每个比赛都报名的情况下,由于人手的短缺和备赛体系的不成熟,所以彼时的北师辩论并不景气,一方面胜率很低,另一方面队员们也感到心力疲惫,经常一个星期要打3-5个比赛,有时因为凑不够人还不得不弃赛。虽然师兄师姐很尽力地在带队伍,但没有什么能够传承下来的传统,队伍的状态也持续低迷,这让陈凌岳一度对辩论活动本身产生了怀疑,不明白在这里投入是否会有价值和意义。

就在迷茫时,青岛二中的韩郝帅举办了首届青岛辩论文化节,也就是后来的山海杯国际辩论邀请赛的前身。当时这个文化节以类似交流营的形式出现,半练半打,并邀请到了胡渐彪担任活动的主讲嘉宾。由于活动是自己母校的学弟主办的,陈凌岳欣然报名参加了活动。

这个活动对陈凌岳的的影响是深刻的。一方面,胡渐彪对于辩论的热忱和投入,让当时有些迷茫的陈凌岳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他突然觉得把自己人生中相当一部分精力投入到辩论这件事,是一件很酷也非常值得的事情。另一方面,胡渐彪分享了很多他之前没接触过的先进辩论理念,包括辩论赛的取胜之道、辩论的不同流派、怎么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合适的辩论打法等,这让陈凌岳看到了辩论别有洞天的那一面,一下子重新变得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当然,让他振奋的还有比赛的胜利。在这次活动期间,陈凌岳打了三场比赛,其中两场都获得了双杀,也得到了唯一评委胡渐彪的肯定。那种被偶像认可的感觉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于是回去后,陈凌岳下定了两个决心:一个是自己要足够的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另一个是要带领自己的队伍向前发展。

不到半年后,陈凌岳正式成为了北师大的三位校队队长之一。

在成为队长后,陈凌岳和其他两位队长做的第一个决定,就是把校队的参赛数量降下来。他们根据不同比赛的规模和质量,做了一个白名单,除了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预选赛、世界杯预选赛等有机会通向国际舞台的比赛外,其他杯赛的参赛数量尽可能控制在每学期2个以内。陈凌岳说,北师大不缺比赛机会,他也相信他们那一批辩手的实力不需要通过疯狂的以赛代练来提升,比起盲目大量参赛,不如踏踏实实投入几个比赛中,确保准备的充分和扎实。

图片

更重质量的参赛思路的确提升了队伍的准备状态,也让北师大的成绩有所改善。同时,队伍也开始进行一些标准化管理的尝试,比如早年北师大的比赛通知、人员招募都是靠队长私聊或在队员群里直接发消息,这就导致大家对比赛信息并不能有一个很好的接收。陈凌岳当队长后,在之前的“闲聊群”之外,又建立了一个叫“【别回复】北师辩论·公告栏”的群,专门负责发布公对公的比赛讯息和收集报名讯息。在招新方式、参赛记录等工作上,北师大辩论队也开始制定了一系列条例规范流程,将过程体系化、文字化。那一届的北师大队长团还开始记录每一位队员在一年中的参赛历程,包括代表校队的比赛和以个人身份参与的比赛,并在学年结束时汇成一本“年鉴”,希望每位队员都能在队伍历史中留下印记。久而久之,北师大的辩论队逐渐从原本散漫的状态,变成了走向正轨的正规军。

虽然在陈凌岳当队长的那一年,北师大获得了考拉FM杯北京赛区冠军等荣誉,但在他更在意的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和华语辩论世界杯的预选赛中,北师大的成绩都没有达到他的预期,尤其是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北京赛区第二轮,北师大抽到了当时如日中天的人大,对面是陈贞豪、沈宇亮、赖长生和张弛组成的超级阵容,当时刚刚大三的陈凌岳和队友们收获了一场完败。比赛结束后,他在酒桌上大哭一场,他真的很希望带着队伍更进一步,在更大的舞台上让更多人看到北师大、看到陈凌岳的实力。同年的黄金联赛,北师大也没能拿到后来全国赛的名额。那年六月,带着遗憾的陈凌岳跟2013级队长交接了工作,开始同时准备考研和申请在学校的工作保研。



第三章

意外之喜:首获全国冠军

图片

时隔多年,很少还有人记得当年那些优秀的北师大辩手,但陈凌岳说,他们都是北师辩论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人物。2013级队长郑子皓、成豪、陈子悦上任后,带领北师大在那年的暑假网辩取得了11战全胜的战绩,在开学后的各项选拔赛中也是一路高歌。9月份,搞定了保研事宜的陈凌岳正式归队,开始和队友们一起,为了让队伍更上一个台阶继续努力。

2015年的10月,北师大辩论队终于迎来了属于他们的第一个光辉时刻。

图片

当时的辩论圈有一个规模极大的网辩,叫CDA,也是一个全选拔的公开赛。得益于闫斌等骨干的努力,CDA在决赛阶段得以实体化。2015年的CDA决赛,就在长沙的中南大学主办,北师大有两支队伍杀进决赛圈,陈凌岳和队友郑子皓、林之萱共同组成的“北师熙言战队”更是一路打进了决赛。经过多年的磨合,陈凌岳和他的队友越来越默契,实力也今非昔比。在决赛中,面对彼时非常有名的西南大学邹博王炜组合,北师战队反而放下了包袱,据陈凌岳说,备赛前一天确定了基本思路之后,上场队员们就都去休息了,他的同级队友刘绍航则一直写论到凌晨五点。第二天,他们的发挥异常出色,4-1拿下对手,获得了队伍历史上第一个全国级别的冠军。这件事大大激励了全队的士气,从那时候开始,北师大全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另一个意外之喜是,当时他们的对手,知名辩手王炜后来也加入了北师大,成为了北师大的教练,又引进了很多先进的辩论技术,帮助北师大进一步补强了实力。

图片

在CDA夺冠后,北师大2015年下半年在世界杯北京赛区取得了8连胜的成绩,一举逆转了上半年的颓势,以亚军的身份出线,杀进总决赛。而在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的北京赛区,北师大也一路杀进决赛,晋级南京。让陈凌岳记忆最深的,是华辩京区第二轮和清华大学的比赛。当时清华大学拥有陶威锭、王兴未、王文沁、赵天择的超强阵容,刚击败过丁冠羽和赖长生获得风云再起国际亚军。在比赛前,北师大的前辈跟上场队员说:“陶法师说3分钟,顶得上你们说半小时。”但即便如此,北师大的辩手们依然特别想赢,他们想通过战胜国际强队证明自己,更想继续向前,一路通往梦想多年的南京。经过认真的备战和一场艰苦的大战,北师大以一票的优势险胜对手,陈凌岳也取得了最佳辩手。陈凌岳说,他还记得宣布结果的那一刻,坐在旁边的师弟郑子皓握紧双拳小声庆祝了一下,自那之后,陈凌岳和队友们都觉得,他们不惧怕任何对手了,他们应该去更远的地方。

那年华辩京区的决赛,北师大2-3输给了卢科岩率领的中国传媒大学,后者最终在南审摘得了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总决赛亚军(就是陈都灵主持的那场)。尽管输了一票,但能与崇拜多年的前辈辩手和尊重的队伍打得难解难分,对北师大来说本身就是一种鼓励。

图片

彼时的北师大全队都踌躇满志,他们终于杀出北京,要登上两个国际顶级赛事的舞台了。


第四章

跌宕起伏2016:折戟南京,登顶北京


华语辩坛的老辩手都知道,华语辩论有几个大转折,第一个是全选拔制的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和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开张的2013年,第二个就是改变了整个辩论圈生态的2016年了。

图片

2016年初,北师大在陈凌岳的母校---青岛二中参加了山海杯国际辩论邀请赛。彼时已经在学校工作的陈凌岳专门买票回家,在观众席上见证了北师大的第一次国际赛经历,他们在第一轮9-0击败了台湾中山,第二轮3-6负于了郑博文的澳门大学、止步十六强,而北师大的两位13级队长则拿下了两场最佳辩手。对于初登国际舞台的北师大来说,这次比赛的表现让他们看到了再进一步的希望。

图片

接着便是四月初的南京,北师大校队抵达南审,征战他们期待已久的第六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由于2015年下半年的顺利,他们对华辩的期待很高,预期的目标是至少晋级淘汰赛,甚至有机会争夺四强。北师大当时的实力也确实不错,被同组对手南师大、上交和港大视为劲敌。但事与愿违,由于国际大赛经验不足,以及全队过于重视导致的紧张情绪,北师大队员在那届比赛上的发挥并不充分,在前两场取得了一胜一负后,第三场北师大全队在立论和攻防上都出现了走形。于是,一场0-5的惨败,让北师大小组赛即被淘汰。这场失利让陈凌岳非常沮丧,因为他们真的很重视这次南京的华辩之行,甚至直到七年后的上个月,他依旧在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的B站复盘了当时的失误。

尽管难受,但也没太多时间细想,因为半个月后,世界杯就要开始了。

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神奇,你越在意一个东西,你越在其中投入到了你所谓的“只要你够努力,就能打赢所有人”的决心的时候,它反而不会给你很好的反馈;但当你放松下来的时候,突然好运就前来敲门。

图片

由于没有太多时间备赛,北师大全队对世界杯本来并不抱太大希望,淘汰赛更是完全没有准备,每场比赛基本都是比赛前夜还在出东西。没想到的是,这种“打一场走一场”的心态,反而像2015年夏天的CDA一样,帮助北师大校队一路杀进决赛,并战胜人大夺得冠军,他最好的队友、兄弟刘绍航获得了决赛最佳辩手,而像高扬这样的大二新人也是拿出了半决赛双杀这样的惊艳表现,北师大终于拥有了一只“既有现在,也有未来”的好队伍。陈凌岳说这是一种幸运,笔者则认为不然,当时的北师大经过两年的磨砺,实力已经不俗,缺乏的更多是比赛经验和心态,所以放下包袱放松后,他们反而发挥更好。

经过2016年一年的征战,陈凌岳感到,国际赛和地区赛完全不是一样的生态,甚至不同的国际赛也有着完全不同的理念和文化。比如他暑假参加了食品安全杯国际辩论邀请赛,里面的评委有专门的食品安全领域的专家。而他也发现,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华语辩论世界杯、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三个大型赛事,评委构成也非常不同。食品安全杯也是一段有趣的经历,当时北师大第一场的对手是四川大学,陈凌岳对面的四辩是后来成名的席瑞。那场比赛北师大抽到了很劣势的持方,于是进行了很多技术的切割,结果辩论背景的评委都投了北师大,而社会裁都投了川大,席瑞获得了最佳。这场比赛也影响了陈凌岳的辩论理解,他突然意识到,到了后期,一个队伍在国际赛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队伍针对不同判准而在立论和攻防进行的调整。



第五章

角色转换:从选手到“宇宙主席”


图片

2013年,高远所在的国际关系学院辩论队参加了在南审主办的第三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在那届比赛他战胜了新国大等强队获得季军。回来后,高远进一步坚定了在北京办一个大型国际赛事的想法。

之后,辩论黄金联赛进一步扩大,并在全北京招募工作人员,当时还是小辩手的陈凌岳决定过去“见见世面”。他认为打辩论不能光了解比赛的技术、打法,还要更多了解辩论活动的机制,于是报名了北京赛区竞赛管理部。一开始只是处理处理照片之类的小活,但由于能力出众,很快他便成为了竞赛管理部的部长。

后来的故事,要从“两顿饭”开始说起。

图片

2015年秋天的某一天,高远给陈凌岳发消息,说晚上一起吃饭。饭局进行到一半,高远发出邀约,希望陈凌岳能成为华语辩论世界杯北京赛区的主席。这让当时还是个“小辩手”的陈凌岳觉得十分受宠若惊,由于对赛事的感情和在辩论上做更多、更深入尝试的动力,陈凌岳立刻答应了下来。

图片

接任北京主席后,陈凌岳针对当时的环境做出了很多改变。在彼时,北京各个学校因为沟通不足,互相之间有很多的恩怨,于是陈凌岳在评委库的基础上,力推了评委回避制度,另一方面他也在地区赛中出台了比赛申诉制度(但始终坚持除非有程序问题,否则赛果不能更改),这些制度后来在各个赛区都陆续得到了推广。

2017年,在陈凌岳备战当年的世界杯总决赛期间,高远又请他吃了一顿饭。在饭局上,高远突然提出,希望他能够在那年世界杯结束后,担任华语辩论世界杯的组委会主席。这个提议让陈凌岳有一些意外,在工作了几年后,他对世界杯组委会的感情已经非常深了,此外他也坦言,高远是他到北京十几年来,对他影响最深的人之一,这个平台对他的锻炼和成长完全不是语言足以形容的。在经过思索后,陈凌岳说了这样一句话:“远局我可以答应你,但我有一个条件,这顿饭得我请。”

于是,在那年世界杯结束后,“陈主席”走马上任。

成为组委会主席后,陈凌岳把他在北京赛区的经验推广到了全国,这一度让他工作压力非常之大。但另一方面,成为主席后,他也终于有足够的平台施展自己对于辩论的一些想法,他首先在世界杯总决赛的评委构成上进行了多元化的开拓。2015-2016年,华语辩论世界杯的评委构成主要以北京评委为主,其中不少都是常被辩手称为的“社会裁”。陈凌岳则凭借自己一直活跃在比赛一线、对辩手的发挥相对比较了解的优势,在评委邀请时引进了大量的中新生代辩手力量,让辩论裁和社会裁共同出现在总决赛的舞台,让两者都不可或缺、相得益彰。同时由于高远和陈凌岳都是球迷,在担任主席后,陈凌岳在高远原本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了一些的富含体育元素的设计,比如2019年世界杯,陈凌岳主导涉及了最佳阵容、最佳攻辩、最佳新秀等奖项的设置,他说,作为辩手,他深知“成王败寇”的逻辑在带来竞技魅力的同时,又造就了多少遗憾,所以他特别希望参赛选手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获得荣誉和参赛体验感,于是就有了这些被他成为“送给辩手的礼物”的尝试。

图片

在办赛理念上,高远特别注重拓展辩论的社会影响力,尽可能给辩手一个光鲜亮丽的舞台,所以他把世界杯办到水立方等场地。而陈凌岳则更注重辩手本身的成就感,因此特别在意辩手的参赛体验,他们形成了很好的互补,让世界杯一步步成为了辩手心目中最被认可的竞技辩论赛事之一。

近年来,由于繁重的学业压力,如今陈凌岳对于世界杯一线工作的参与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深入了,刘旭彤等新的骨干力量成为了赛事组织的主力军。他说,很多人想到世界杯会先想到他、想到“陈主席”,但其实“刘旭彤们”才是赛事真正的顶梁柱,是他们促成了地区赛事的标准化改革,把原本松散的地区生态逐渐组织了起来。疫情期间,世界杯更是成为了不少资源不发达地区唯一的地区赛事,这背后是整个工作团队的共同努力。


第六章

走上奇葩说:“出圈”的收获


图片

2019年夏天,时洪雨给陈凌岳发微信,说超级辩手有奇葩说海选的内推名额,问他要不要来试试。当时陈凌岳以“上电视压力太大”为由婉拒了时总。

又过了一段时间,时总又给陈凌岳发微信,说奇葩说节目组正在开发一个新的赛制,问他愿不愿意来帮忙测试一下一下,这激起了陈凌岳的兴趣,反正也是帮朋友忙而且不评胜负,他就去了。到了那后,他和梁秋阳、刘一枫、冯晓桐、曾厚恩、胡渐彪几个人一起打了一场比赛,而坐在台下的是米未的二十多个导演。陈凌岳说,那场比赛他感觉自己放得很开,玩得很尽兴。

回到家后,时总又给陈凌岳发了微信,说奇葩说的导演看中你了,问问你要不要参加导演见面会?陈凌岳说,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单独问你的时候会让你恐惧,但一旦有人表示认可,你就很难控制住产生“也许我真的可以”的冲动。于是陈凌岳就去参加了导演见面会,结果在那次导见会中,他还真的发挥得非常好,得到了导演、观众和队友一致的认可。就凭借那一场的发挥,陈凌岳加入到了奇葩说的正赛。

在最后的正赛中,陈凌岳的表现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比如著名演员热依扎就在看了他热爱那一期节目后特意找到了他的微博关注。不过陈凌岳自己觉得,自己的成绩都是运气,他认为那些淘汰的队友的实力都好过自己,只是在特定的场次、辩题、位置下,辩论之神的好运像过往很多时刻一样,站在了他这一边。

胜负、出镜之外,奇葩说的经历确实给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开始他接触的公共表达是从竞技辩论开始的,所以他之前不太注重亲和力,也不是很知道怎么调动观众的情绪,这让他在节目录制的过程中压力很大。而且他始终觉得,奇葩说作为综艺的价值基调,和他本人的偏好也不是完全重合,有时候会有很多割裂。但这段经历让他开始了解观众的心理,开始对受众想听的东西更加敏感。回到辩论比赛中,他逐渐学会怎么在正式竞技中“说人话”,这也让他在包括今年新国辩在内的一系列比赛中呈现出了和以前不同的、松弛的表达状态。


第七章

京辩夺冠:充满戏剧性的帝都封神


图片

由于学业繁忙,以及组委会事务繁多,本科毕业后,陈凌岳打比赛的频率已经很低了。他和我算了个账,他和刘一枫等队友合体的场次其实很少,三年的时间也就一起打了一届世界杯、一届华辩和一届新国辩。但他始终不愿意放下自己辩手的身份,当比赛很重要而且自己不那么忙的时候,他依旧会披挂出征。

2019年的京辩,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比赛。彼时北京虽然有很多比赛,但在蓬蒿剧场举办的京辩,是北京辩手心中当之无愧的权威赛事。

图片

在那年之前,陈凌岳已经很久没正经打地区赛了。2019年京辩,北师大抽到了非常不好的1/4区,包括人大、天大、中传等强队。由于彼时京辩成绩和新国辩、天伦杯的参赛名额都绑定在一起,他特别希望能带师弟妹出个成绩,于是就全勤打完了整个系列赛。

图片

那年的京辩对于陈凌岳来说不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次很好的故事。在一路晋级的过程中,他先后遇到了彼时女友仵心凝带领的国关、高中亲学弟李泳臻领衔的农大,以及在决赛中遇上了多年好友李阳所在的“邻居”北邮。当时的决赛有两周的时间准备,虽然听起来时间充裕,但临近巅峰的那一刻总是很有压力的,而陈凌岳也决定用全力以赴回敬友情,一共打了六七场模拟赛。后来李阳形容陈凌岳,这是“打最好的兄弟,出最重的拳”。

最终,战胜了当时现役的一众强敌后,陈凌岳和北师大夺冠了,他也终于拿下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全程最佳辩手奖杯。在很多北京辩手的心里,那是陈凌岳真正意义上的帝都封神。赛后,陈凌岳发了一条朋友圈:

“灭霸把卡魔拉推下悬崖之后,他就不再有回头路了。所幸宝石集齐后,你们还在身边。”

他说,那句话当时是写给恋人、写给兄弟的,但时至今日再回想起来,这句话可以写给所有那些在辩论中陪伴、支持他的人。虽然他没能实现荣誉上的“集齐宝石”,但作为可能是圈内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同时以辩手身份参与过三大赛、奇葩说的大型赛事负责人,辩论给他的回馈真的已经很难让他再奢求什么,而在这条路上,他常常说,感谢那些给予过他善意的人们。

 

第八章
再批战袍:做最纯粹的辩论人

图片

2019年后,陈凌岳说自己继续打比赛的心态产生了一些转变,除了理想应当地希望赢之外,他更希望自己能够做到享受比赛辩论,打出真正让自己满意的比赛。和过去相比,陈凌岳最大的进步就是打比赛变得更松弛了。早年的陈凌岳更注重攻防和技巧,在场上的攻击性特别强。但直到今年的新国辩,陈凌岳已经逐渐学会和观众沟通,或者在比赛中找到一个舒服的状态去表达。他不再是对方辩友的敌人,也不再刻意坚持辩手范,这反倒让他的辩论状态提升了一个进阶。这也帮助他在去年的星恒杯国际辩论邀请赛中,以非常具有统治力的发挥,获得了世界冠军和全程最佳。在陈凌岳看来,这得益于奇葩说和京辩等的经验,让他跳出原本的辩手经验,产生了一种“和观众交流”的新理解。另一方面,陈凌岳认为辩论要想打的好绝不能只想着比赛本身,被技术自我束缚的只能是“辩棍”,而真正的辩论本身应该是脱胎于生活和社会的。所以当降低了比赛频率,开始接触社会、丰富阅历、注重学业、交游广阔后,辩论上的养分反而更充分了。

图片

今年的新国辩,本来不在陈凌岳的计划之内,但因为北师大的新人还在成长中,如果他不在名单里,可能北师大就无法获得参赛名额。于是思虑再三之后,他还是决定奔赴上海。由于精力日渐有限,他把这次新国辩当作自己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告别赛,所以他想让这次比赛变得有趣、变得有仪式感,所以包括质询开始的“嗨”、“我的评价是G,我的建议是寄”等比赛瞬间,他都是早早想好要埋进去的“梗”,但也并没有特意去根据这个设计比赛内容,到合适的时候,他会让这些东西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头巾也是一样,他想到,如果要选取一个北师大在这个舞台上最让他印象最深刻或最值得去回顾的时刻,他觉得就是刘一枫戴上头巾的那一刻,所以他也预定了头巾,打算合适的时候用。

图片

小组赛的对手是天津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前者是2021年世界杯的冠军,虽然彼时的主力已经不在,但是天大每一代辩手的实力从来都不容小觑;后者更是刚刚夺得了2022年华语辩论世界杯的冠军,由陈凌岳本人命名的“曹祺马”组合势头正盛。作为一个老辩手,陈凌岳不想输,他觉得现在还不是被这些后起之秀超越的时候。所以他们开展了针对性的备赛,并两胜出线。

图片

关于“头巾”,其实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陈凌岳从淘宝预订的头巾迟迟未到,收到一条快递信息后,他让志愿者下楼帮忙去取,但是志愿者说并没有看到这件快递。因为正在备赛,陈凌岳也就没有多想。直到复赛前一晚,他下楼去取外卖,在快递堆里找了半天,发现原来是快递员把申通的快递放在了京东那里,所以志愿者才没能找到。

之后便有了开头提到的,第十届新国辩的第一名场面。

我问陈凌岳,他在戴上头巾的那一刻,心里想的是什么?

他说,他其实并不是非要在那时候戴头巾,他只是准备好了。当他听到了南大的论,想起了这么多年的辩论经历,想起备赛的艰苦过程,想起如果这是自己最后一次新国辩,需要什么值得回味的时刻,于是他就把头巾戴上了。

“我相信,只要我够努力,早晚有一天,我可以击败你们在座的,所有人!”

在那一刻,输赢本身,已经不重要了。


尾声


我和世界杯素无交集,其实和陈凌岳也谈不上熟悉,之所以想给他写一篇专访,是因为他和邵帅一样,都是我心中最纯粹的那一种辩论人。你很少看到他们参与圈中的恩怨是非,他们每次出现,不是在打比赛,就是在做建设。

他也从没有什么“门户之见”,2017年的时候他已经是华语辩论世界杯的总主席,却依旧和北师大一起承办了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的北京赛区,北京赛区也是那年华辩组织最棒的赛区之一。

图片

陈凌岳的身上,既有着山东人的豪爽,也有着北京人的敞亮,是那种见过之后就想当朋友,而且绝对可以推心置腹的那种人。

在采访最后,陈凌岳拒绝为自己的辩论生涯做一个注脚,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辩论生涯永远不会结束。他从没说过自己会退役,也不打算离开辩论。哪怕他毕业后不再是学生辩手,他依旧会以评审或者其他各种身份参与到辩论活动之中。

对他而言,辩论是他生活的朋友,而他也在生活中继续学习辩论,对他来说,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

感谢陈凌岳为辩论做出的贡献,也感谢他接受华语辩论网的专访。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他都是辩论舞台最闪闪发光的那一批人之一。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继续能看着他在比赛中挥斥方遒,也等待着北师大再次获得冠军的那一刻!

往期好文

十年新国辩特访:邵帅,顶层办赛者与职业辩论人的赤子之心

上海滩第一女辩手乔雪笛:世界杯全程最佳的成长日记

【人物特稿】西政张琦琦:世界冠军辩论队的四年队长


关键词:人物特稿

4 留言

  1. 访客1
    回复
    识别码:duvsyc03681GS-这游戏真不错!http://www.dnf70.com/1891.html
  1. 访客11
    回复
    识别码:ynwmbh52483NZ-这游戏真不错!http://www.a5km.com/wzjc/jdqskm/25949.html
  1. 访客111
    回复
    识别码:rsaoet70139NT-这游戏真不错!http://www.a5km.com/yxgl/jdqs/26436.html
  1. 访客1
    回复
    识别码:cuiskf25908ZJ-这游戏真不错!http://www.jiagu1.com/fei/sg8zae9ed/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